日前,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原創(chuàng)心理戲劇《三十天》登陸2022廣州藝術季,在十三號劇院首演。“廣話上新”吸引了新老觀眾,兩個小時的演出,讓不少觀眾沉浸其中,“題材很新穎”“帶來很多思考”……觀眾在劇場中進行了一場心理探索。據悉,該劇將持續(xù)上演至7月24日。
《三十天》是廣話今年推出的原創(chuàng)劇目。事實上,“一年一原創(chuàng)”“一年一名著”“每年都有國際當代劇目”的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模式,讓十三號劇院洋溢著戲劇的無窮生命力。
心理戲劇題材新
《三十天》在劇場中進行心理探索
廣話全新創(chuàng)排的《三十天》,是一場心理戲劇的探索。“題材新穎”“帶來很多思考”是不少觀眾觀劇后的第一感受。
一個處于離婚冷靜期的警察,一個經歷離奇的心理醫(yī)生,一個手機總是打不通的老隊長,一個正在辦理離婚手續(xù)的準前妻……心理咨詢室里的相互試探試圖揭開所有人掩藏的秘密,當真相逐一顯現,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直面自己的勇氣。
該劇編劇盧小狼透露,劇中很多橋段來自真實心理案例,經過藝術加工,既幽默又唏噓。“在家庭、生活面臨困難時,怎么去面對?如何去解決?這是我們試圖去一起探討的問題。整體來說,這是一部以細節(jié)和心理變化支撐起來的戲劇。”
“確實,我們在選材上進行了比較多的思考。”該劇導演倪超表示,“我和主創(chuàng)、劇院,想做更有社會意義的、更能體現社會積極導向的話題,并進行真實的、人性的傳達。”
在《三十天》中,有很多具有詩意又富有哲理的臺詞。在倪超看來,《三十天》劇本的文學性比較強,“劇本要傳達的內涵非常豐富,篇幅很長,有很多不錯的臺詞,在排練過程中忍痛刪除、修改、調整了很多。”這種“減法”還體現在劇場合成中,“原來有冰屏、有更多的影像,在合成中我們做了很多減法?,F在看來,這個減法是很有必要的。我希望這個劇在大家的心理空間中一點一點前行發(fā)展,希望大家沉浸其中。”
倪超坦言,排了多部戲,《三十天》是自己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(zhàn)。除了上述技術上的問題,還有精神狀態(tài)和情感代入的問題,“當我進入劇中情境后,會把自己代入其中,主觀的認知感受,會影響客觀邏輯。如何把情感表達和客觀邏輯做一個很好的梳理,對我而言也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劇中有很多臺詞也來自我自己的經歷。”
劇中的心理醫(yī)生有一段臺詞比較“跳脫”,“這個城市一到春天就變得不可捉摸,這邊開著熱烈的紅棉,你剛說好美,那邊就開始了雨季。樹葉鋪了一地,空氣里充滿水汽,廣州塔、海心沙,都氤氳在大霧里,白云山上云貼著山體流動,午夜里的白鵝潭,珠江水拍打著岸邊……”這是一種有意為之的抽離,“這一段象征性的獨白,讓觀眾回到城市,回到我們所在的空間,我們看到的是美好的,美好之下是有人文精神、有生命意味的。”倪超如此表示。
文創(chuàng)前沿
原創(chuàng)的新型關系讓觀眾伴隨并融入劇院成長
一個劇院的新戲首演就是一個歡喜的節(jié)日。7月15日《三十天》首演當晚,王筱頔出現在劇院和觀眾交流。在“演后談”環(huán)節(jié),觀眾感慨萬千。“在看劇的時候,有一句臺詞‘我們在座的全部都是劇中人’讓我很有感受。看劇的時候,可能會代入自己的某一個瞬間,讓我非常感動。”“感謝劇院給我們帶來這么精彩的一部戲。人生也是一場戲。這部戲里有很多地方,讓我與自己的生活產生某種連接和思考。”
一個作品要經得起市場考驗、觀眾檢驗,需要根據觀眾的反饋進行不斷打磨和提升。充滿好奇心的觀眾,讓十三號劇院也充滿著動人的戲劇生命力。
日前,十三號劇院在業(yè)內首創(chuàng)的“戲劇下午茶”再度“營業(yè)”。在這場戲劇交流會上,觀眾和倪超、心理咨詢師趙歐熱聊《三十天》。舞臺上多媒體的運用是否可以更加大膽?我們該如何安撫自己的情緒?在交流互動中,學習接納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,同時進行修正。
交流會的尾聲,觀眾還走進劇場,走上了《三十天》的舞臺。在舞美設計楊參和舞臺監(jiān)督何洋的講解中,探究虛與實之間的朦朧意趣。
交流會結束后,還有觀眾拉著倪超聊該劇的“問題與不足”,“我很喜歡這個戲,但我希望它能走得更深更遠。”這位劉姓觀眾告訴記者,“我是廣話的鐵桿粉絲,廣話的劇目我基本都看過??丛拕?,廣話不會讓你失望。”
好的作品需要觀眾參與,共同思考和探討。和觀眾做朋友,讓觀眾伴隨并融入廣話的成長,共同參與和見證劇院的發(fā)展,這,也是一種原創(chuàng)的新型關系。正因如此,雖然受疫情影響,但廣話仍然克服種種困難,堅持創(chuàng)排劇目,堅持演出。在這戲劇的港灣,廣話與觀眾互相成就。
重磅大戲
“國際當代優(yōu)秀劇作”《可蘭街夫婦》值得期待
“《克萊默夫婦》話劇版的全球首演”
《三十天》是廣話今年的原創(chuàng)劇目,新劇的上演讓劇場充滿了活力。原創(chuàng)話劇《索愛》也在計劃之中,這部直面當下婚姻、家庭、親情的情感隔閡和精神缺失的現實題材作品,邀請了國內當代著名女作家,國家一級作家張欣執(zhí)筆編劇。原創(chuàng)作品是衡量一個劇院創(chuàng)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標準,“一年一部原創(chuàng)”是廣話的藝術追求之一,也是廣話獨特的創(chuàng)作特色。
近年來,廣話的原創(chuàng)劇目從取材立意到社會價值,都凸顯了廣話的原創(chuàng)精神。比如《大道》《林則徐》《望》《行在南國·周先生》《春雪潤之》,這些優(yōu)秀作品探索民族復興與強國之路,也都是廣話依托廣州的城市文化建設而做出的自主選擇。《春雪潤之》以戲劇詩意致敬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;《林則徐》回望1840年那個民族苦難與抗爭的起點;《行在南國·周先生》以魯迅的視角探尋救國圖強的新方向;《大道》以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,展現科技發(fā)展之路……
這些原創(chuàng)作品,體現了廣話堅持用具有審美品格的話劇作品滋養(yǎng)人的精神世界的藝術追求,“在這個追求的指導下,立足當下,承擔責任,創(chuàng)作演出深刻反映現實問題與思考啟示的優(yōu)秀戲劇作品,是我們持之以恒的創(chuàng)作目標。”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董事長、國家一級導演王筱頔如此表示。
這些原創(chuàng)作品屢獲殊榮,也常演不衰。比如原創(chuàng)劇目《林則徐》2019年年底首演后,每年都會在全國巡演。今年下半年將在陜西大劇院、杭州大劇院、上海文化廣場等多個城市的地標性劇院巡演。
廣話近年來一直堅持做原創(chuàng)劇目,但在國內話劇界來說,原創(chuàng)劇目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,因為劇本量不大,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原創(chuàng)劇本的機會不多。制作人陳志榮表示:“廣話也一直在努力走自己的道路,就是從題材、從社會的熱度和觀眾的關注度方面去尋找一些合適的原創(chuàng)題材。比如《三十天》,最早就源于倪超提出的關注抑郁癥群體。”
而“一年一原創(chuàng)”“一年一名著”“每年都有國際當代劇目”的發(fā)展模式,也是廣話的原創(chuàng)立意創(chuàng)新。
“一年一名著”今年原計劃做曹禺的《日出》,因疫情影響可能要推遲到明年。不過,“國際當代優(yōu)秀劇作”非常值得期待。廣話市場部主任、制作人陳志榮透露,廣話8月將推出新劇《可蘭街夫婦》,“電影《克萊默夫婦》大家都很熟悉。其實它的話劇版和電影版是同時寫好的,我們會進行本土化改編,創(chuàng)排新劇《可蘭街夫婦》??梢哉f,這是《克萊默夫婦》話劇版的全球首演。”
《可蘭街夫婦》關注的是夫妻情感,下半年的另一部新劇《離我而去》,關注的則是老人和年青一代的情感。“今年的新劇,我們把情感話題放在第一位。”陳志榮表示,“這幾年,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情感。而劇場,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人們走出困惑。”
(記者張素芹)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
關鍵詞: 廣州話劇 心理戲劇 原創(chuàng)劇目 戲劇表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