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出發(fā)前,作為隊伍中最年長的志愿者林志成總是幫助隊友檢查防護是否到位,叮囑大家搬運物品時不要勾破防護服、手套;根據入戶核酸采樣實際,志愿者鄧力齊總結了兩個小竅門:一個是“兩組搭檔,上下會合”,二是核酸采樣流水作業(yè);
王曉明將辦稅服務廳的“叫號管理”方法運用到核酸采樣排隊管理之中去,降低了單位面積的人口密度……
當前,廣州市正面臨抗疫三年以來最復雜、最嚴峻的疫情。近日,番禺區(qū)稅務局5名志愿者參與海珠區(qū)一線防疫工作,為守護羊城家園健康安全貢獻力量。
【資料圖】
隊友們說,“成哥真的非常拼”
47歲的盧潤堂和51歲的林志成是隊里的兩位大哥,收到召集令后,他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。
第一次親歷每天穿8個小時防護服,期間不能飲水進食,盧潤堂和隊友一樣都咬牙堅持。陰雨連綿的天氣里,穿脫防護服“冰火兩重天”,再加上遭遇腸胃炎,他不得不披上一次性雨衣來保暖?!拔覀儞乃眢w,想讓同事替換時,他不答應?!狈畢^(qū)稅務局志愿人員表示。
作為組里年紀最大的志愿者,林志成總是細心地照顧大家,看到有的同事因佩戴口罩、氣候潮濕等原因導致眼鏡起霧、視線模糊,他主動幫忙分擔工作,還分享巧用沐浴露預防鏡片起霧小妙招,給大家?guī)順O大便利。
此外,每一次出發(fā)前他都幫助隊友檢查防護是否到位,叮囑大家搬運物品時不要勾破防護服、手套。工作時,他總是沖在最前面,看到一位駝背的阿姨艱難地推著一位耄耋老人,他立即跑過去幫忙。提起這位老大哥,隊友們都交口稱贊“成哥真的非常拼,我們完全感覺不到他已經五十多歲了?!?/p>
“對體力考驗還是挺大的,尤其是天天穿著防護服爬樓梯,就像在高原上跑步。但對我來說,這都不算啥,我是海珠人,守護海珠,我必須挺身而出、責無旁貸?!闭勂疬@次志愿服務,林志成淡定而從容。
“叫號管理”方法 降低排隊人員密度
參加過汶川地震、甘南泥石流救援的謝崛錦是一名轉業(yè)軍人,也是番禺區(qū)稅務局的領隊。每次遇到緊急情況,他都沖在前線,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謝大哥”。
剛抵達抗疫現場時,許多工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,謝大哥不僅積極協調本組事宜,也及時將發(fā)現的一些潛在風險點向有關部門反饋。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,他總是想方設法解決。
王曉明和鄧力齊都是稅務工作的行家里手,他們把用在日常工作上的思考也帶到了防疫工作中。在核酸檢測工作中,王曉明結合辦稅服務廳的“叫號管理”,建議把原本做核酸的兩條隊伍并入一條隊伍管理,待掃碼時再進行分流,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單位面積的人口密度,也對降低風險有幫助。
他總結入戶采核酸兩個“小竅門”
而鄧力齊根據入戶核酸采樣實際,總結了兩個小竅門:一個是“兩組搭檔,上下會合”,針對樓層較高、戶數人員密集的樓棟,掃碼、掃管均需花費較多時間,如果僅由一個三人小組“掃樓”,效率較低、時間過長,但由兩組分別從樓底、樓頂向中間會合,可以極大提高效率。
二是核酸采樣流水作業(yè)。剛開始入戶采樣時,工作流程普遍是掃碼人員錄入一根、醫(yī)護人員采樣一根,但掃碼人員與醫(yī)護來回換位非常不便,采用流水作業(yè)后,由掃碼人員先將同一戶中所有人員的核酸碼先錄入,再由醫(yī)護逐個收取試管進行采樣,工作流程更為順暢。
文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:肖桂來 通訊員 赫振華圖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:肖桂來、李波 通訊員 赫振華廣州日報·新花城編輯:時秀芙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