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副高后部切變和高空槽影響,從14日午后開始,吉林省自西向東出現入汛以來第9輪大范圍降水過程,其中東南部部分地方出現大到暴雨。截至16日8時,全省平均降雨量27.1毫米,其中,長白山保護區(qū)78.4毫米,白山73.7毫米,通化49.4毫米,延邊36.1毫米,遼源23.3毫米,吉林18.8毫米,四平15.6毫米,長春12.2毫米,松原10.1毫米,白城7.7毫米。降水量前十位的縣市為:長白122.7毫米,江源區(qū)74.3毫米、長白山池南85.6毫米、長白山池西84.7毫米、長白山池北70.1毫米、靖宇65.1毫米、柳河61.7毫米,臨江61.3毫米、集安58.7毫米、和龍56.9毫米。最大點雨量發(fā)生在長白縣東升村為191毫米。
受降雨影響,鴨綠江流域發(fā)生了大洪水
受降雨影響,鴨綠江流域發(fā)生了大洪水。截至16日14時,除臨江水文站水位仍超警外,其他測站水位均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。其中,鴨綠江長白縣長白水文站,15日18時50分出現洪峰,洪峰流量1860立方米每秒,為有實測記錄以來第1位洪水,水位達到698.94米,超過保證水位0.35米,距堤頂1.95米,16日12時水位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;鴨綠江長白縣十四道溝水文站,15日23時出現洪峰,流量2520立方米每秒,為有實測記錄以來第2位洪水,水位達到588.40米,超過警戒水位2.21米,16日10時水位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;鴨綠江長白縣十三道灣水文站,16日2時出現洪峰,流量3700立方米每秒,為有實測記錄以來第3位洪水,水位達到526.55米,超過警戒水位1.42米,16日9時水位回落至超警戒水位以下;鴨綠江臨江市臨江水文站,16日12時出現洪峰,流量4910立方米每秒,為有實測記錄以來第7位洪水,水位達到331.27米,超過警戒水位1.27米。鴨綠江二級支流哈泥河八里哨水文站,15日13時05分出現洪峰,水位560.01米,超過警戒水位0.54米,15日16時水位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;鴨綠江支溝八道溝、十四道溝、十二道溝、十八道溝、外南岔溝等山洪溝發(fā)生山洪。其他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運行。
【資料圖】
全省水庫工程運行平穩(wěn)
截至16日14時,全省有16座水庫超汛限水位,其中,大型水庫2座,月亮湖水庫超汛限水位0.25米、新立城水庫超汛限水位0.09米;中型水庫4座,磐石市黃河、東豐縣龍頭、磐石市亞吉、東遼縣八一水庫超汛限水位0.04-0.72米;小型水庫10座,超汛限水位0.02-0.58米,均在有序泄流。全省水庫工程運行平穩(wěn)。全省水利系統抓實、抓細、抓強具體防御措施
全省水利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,高度重視此輪強降水過程,相關責任人全程堅守崗位,把水旱災害防御工作作為水利系統的頭等大事,抓實、抓細、抓強具體防御措施。
省水利廳廳長王相民在值班室調度指揮,副廳長王勝孝組織滾動會商研判,并發(fā)出3個通知督促有關市縣加強防范全力應對。省水利廳增加值班值守力量,密切監(jiān)測雨情、水情和工程運行情況,滾動分析預測,有效防御強降雨過程。發(fā)出2期調度工作提醒,指導云峰水庫實施預泄,全力減輕下游堤防防守壓力,對通化、白山水利(務)局及其所屬縣市水利局值班值守情況進行電話調度,對小型水庫“三個責任人”在崗在位情況進行電話抽查,聯合氣象部門發(fā)出2期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,同時,發(fā)出8期山洪風險預警和9期洪水風險預警。
各地水利部門加強值班值守和監(jiān)測預警
各地水利部門加強值班值守和監(jiān)測預警,及時組織會商研判,科學調度水庫攔洪錯峰,領導干部深入鄉(xiāng)鎮(zhèn)、村社,組織開展防守工作,全面防御此輪強降雨過程。白山市水務局繼續(xù)保持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,江河水庫包保責任人加密開展巡堤巡庫查險工作,發(fā)布山洪災害風險預警5期及洪水風險預警3期,發(fā)出預警短信5740人次,并派出2個工作組指導縣區(qū)開展防御工作;通化市水利局提前預泄桃園等水庫騰出防洪庫容,發(fā)布山洪風險預警5期及洪水風險預警2期,發(fā)出預警短信623人次;長白縣、臨江市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,集安市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,長白、臨江、江源、柳河、撫松、靖宇等有關縣(市、區(qū))及時發(fā)出風險預警,提醒地方政府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,派出工作組有效指導山洪災害易發(fā)區(qū)、洪水風險區(qū)基層開展落實防御措施,同時進一步強化值班值守,全力應對第9輪強降雨過程,有效防御鴨綠江流域大洪水。
從16日開始,全省水庫陸續(xù)進入后汛期調度
經分析,鴨綠江臨江水文站將于17日2時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。從16日開始,全省水庫陸續(xù)進入后汛期調度。省水利廳將繼續(xù)提高政治站位,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,密切監(jiān)視水雨情變化,及時研判水旱災害防御形勢,統籌考慮防洪安全、供水安全,指導各地科學調度水利工程,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逐步抬高汛限水位,適度蓄滯洪水,既為水庫下游減輕防守壓力,又為明年生產生活提供水源保障。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王昕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